第五届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在京开赛!
央广网北京5月24日消息(记者 王进文)5月24日,第五届(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在北京市昌平区体育馆拉开帷幕。
开幕式上,昌平区副区长马春秀在致辞中表示,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昌平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科学教育协同贯通、校城融合发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科学教育迈上新台阶。未来,昌平区将在优化科学教育体系、搭建青少年科学展示平台、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方面继续努力,为加快建设昌平国际一流现代化新城,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本次比赛设置14个线余人参加,主要包括开源鸿蒙核电救援工程挑战赛、SuperAI工程创新赛、IITC空天逐梦挑战赛等赛事。线万余人参加,包括编程梦想家编程赛、ICode未来编程赛、源码AI编程挑战赛等项目。
其中,开源鸿蒙核电救援工程挑战赛不仅考验学生对智能控制、边缘计算等前沿技术的掌握,更强调在极端环境下的协同创新。参赛选手的优胜方案将直接应用于中核集团应急演练体系,实现“学研用”闭环。智慧中医药—赋能学生健康成长挑战赛让学生们在项目中学习经典医案,通过大数据分析探索个性化调理方案,该项目已覆盖昌平区30所中小学,培养了一批“小小中医传承人”,真正实现“赛场即课堂”。
近年来,昌平区作为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立足区域教育、科技、人才资源聚集优势,依托41所在昌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等优质资源,加快构建统一联动、校城融合、协同育人的科学教育新格局,全区学生获得国家和市级科学类赛事奖项超1000个,在金鹏科技论坛竞赛和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拥有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5所,数量位居全市第一。
未来,昌平区将进一步深化打造大中小贯通培养,校内外衔接融合,与现代化高质量教育体系相匹配的科学教育支持体系,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中打基础、出亮点、创品牌,为谱写教育强国的北京篇章作出昌平贡献。
5月24日,第五届(2024—2025学年)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示大赛在北京市昌平区体育馆拉开帷幕。